010-65955311
公司新闻
谈谈什么是投资行为和合理估值
发布:安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下载地址   更新时间:2025-03-21 07:06:08

  风险提示: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,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,据此买卖,风险自负。

  昨天写了篇安慰贴 , 不少投资者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评论 , 这些评论有些很有意思 , 有些则明显存在认知误区或是说典型的熊市思维 , 我对这些评论做个回应 。

  首先 , 投资者任何谨慎行为都不为过 , 毕竟投资是一项风险事业 。 所以呢 , 我只是提一个看问题的视角 。

  比如我假设如果华东没有目前的研发管线 , 估值也不高 , 我这个话可不是乱说的 , 我只是假设华东没有目前的创新药研发管线 , 并没有假设公司做吃等死 。 下图 ( 来源亿牛网 ) 可以证明我说的 。

  我们知道 , 华东医药历史上并没有创新药 , 那如何解释华东医药自上市以来历史平均PE36倍 , 近十年平均PE25倍呢 ? 有些投资者可能会说 , 集采改变了游戏规则 , 历史说明不了任意的毛病 , 好 , 那我们再来看看过去5年华东医药的历史PE , 均值多少 , 22.84倍 。

  这是我要证明的第一个问题 , 即我说华东医药的研发管线白送的证据 。 这种证据市场上还有很多很多 , 比如其他公司目前价格对应的估值 —— 按照你们市场是有效的假设 —— 我说这句话估计很多人听不懂 , 听不懂就算了 ,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。

  什么是投资 , 我很久之前就讨论过这一个话题 , 可能很多人关注我时间不长 , 我老生常谈下 ( 其实 , 我个人觉得我早期写的东西比现在要好 , 毕竟价值投资就那点事 , 我已经黔驴技穷了 ) 格雷厄姆给出了投资的定义 : 投资行为是建立在详尽分析基础之上 , 能够承诺本金安全和令人满意收益的行为 , 一切不足以满足上述条件的行为都是投机行为 ( 《 证券分析 》 p41 ) 。

  明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, 我再谈谈估值的问题 , 我发现相当多的投资者扯淡的认为市场是有效的 , 或者说当他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能支撑自己的观点时 —— 市场是有效的 ; 当市场有效不能支撑自己的观点时 —— 市场是失效的 , 这就是典型的决定脑袋式合成谬误 , 这种失去客观性的言论不在我讨论之列 。

  我以券商研究报告关于华东医药医药商业的合理估值举例 , 再众多研究报告中 , 很多所谓的专业技术人员给出这部分10倍PE的合理估值 , 有意思的是其假设都是这部分基本稳定维持2%的微幅增长 , 这些人根本就不懂10倍是啥概念 , 我们别这个增长 ( 算是风险补偿 ) 。 10倍PE意味着投资回收期10年 , 相当于每年单利10% , 而市场上十年期国债 、 三十年期对应的国债收益率分别是1.63% , 2%不到 , 搞笑吧 ? 这就是市场 , 放着10%的收益率不要 , 对不到2%的收益率却趋之若鹜 —— 无非是用短视的眼观看待今天的经济现状罢了 。 我个人的观点是医药商业股在目前利率水平下 , 对应20倍PE也不算高 ( 毕竟30年期国债利率才2%不到 ) , 毕竟这块目前假设永续经营没啥大问题 。 我的意思是说 , 你券商研究既然假设永续经营没问题 , 业绩保持稳定不下降没问题 , 那10倍PE就不应该是所谓的合理估值 , 也就是说 , 这些人没有厘清很多概念性的东西 , 在合成谬误 。

  很多经济学家对通缩大而话之了 , 通缩的问题是社会整体物价下降 , 营收下降导致公司盈利下降 , 这个是传统经济背景下的通缩 , 今天的商业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。 在通缩背景下 , 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通缩影响 , 比如新兴高科技行业 , 医药行业 ( 集采会降低价格 , 但这个更因为老龄化问题 , 而非通缩 ) 。

  我再谈谈为啥20倍是所有投资大师认可的合理估值 , 这个主要是从历史长河看 , 二十年 、 三十年期长期国债收益率大概在4%左右 ( 对应无风险静态回收期25年 ) , 考虑到股市有风险 , 投资者应该获得风险补偿 , 所以20倍是能接受的合理估值上限 , 为何是上限 , 当然是PE越低对投入资产的人风险保护越充分 , 潜在收益率越高啊 。 很多投资者总是希望自己能最低价买入 , 关键还信誓旦旦的给出个具体低价区间 。 总之 , 我不认为这是投资 , 我也不认为任何人有这个预测能力 。 其实吧 , 你要有这个本事 , 根本没必要买股票 , 股指期货 、 个股期权不仅波动大 , 还能放杠杆 , 收益率可比这个高多了 。

  以上分析说明什么 , 说明现在市场的悲观情绪使得很多股票具备极大的投资价值 , 当然 , 我一直说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高估和结构性低估始终并存 , 在中国股市情绪化估值更明显 , 具体表现在很多股市的估值周期更明显 。 而估值周期的谷底不正是价值投资者的朋友吗 ?

  其实 , 在中国投资就两件事 , 一件是估值赚钱合理的利润 , 另一件是利用估值周期 、 情绪周期赚钱超额利润 , 问题是你是有那个胆量的勇者 , 还是跟风者 。

  14章核心课程,聚焦大类资产投资方法论,重点介绍A股/港股/美股/债券/商品等资产的特性;精讲优秀标的案例;入群就可以获得1本配套教学书籍……快来加入!

  风险提示:基金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课程为雪球基金发起,仅作为投教科普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“包分配”重启!这4所大学毕业生直接入编入岗,录取线-100胜深圳,赛后迎来四个坏消息,3将展价值,挖快速阵容

  小米 15 DXOMARK 影像测试结果出炉:总分147,位列排行榜第 22 名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上一篇:投资者网-财经-证券之星-读懂财经新闻
下一篇:属马的三合属相是什么V21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企业文化
发展历程
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产品中心
咨询服务
审计服务
资质荣誉
联系我们
网站地图
备案号:京ICP备05032212号-1